电话:0838-3200651 13981070055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医者不仅“医病” 更要“医心”
来源: 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:2016-12-08 浏览次数:10864次
       内二科   刘丹
       以前,很多人听到医生,特别是中青年医生突然离世的消息后,第一反应就是“医生怎么也会猝死”?但现在医生猝死似乎成了常态。某些现实大环境我们不能改变,但作为医务人员,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:多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,才能给患者带去身心健康。
以前我曾收治的一个肝癌伴可疑肺部转移、肺癌栓栓塞的患者,于来我科不到24小时即死亡。家属(患者独女)在办理完医院相关的死亡手续后,突然给了我电话。从她的话语里,我听出了满满的责备、质疑,最后撂下一句话: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走出父亲死亡的阴影,随即挂掉了电话。
       接下来的几天,我的身心备受煎熬,我开始反思:在整个医治过程中,自己是否存在过错?没有!那么,为什么不能使一个晚期癌症病患的家属接受患者突然死亡的消息?
       带着这样的问题,我参加了十二届西部精神医学论坛会,并从各位前辈级老师们带来的课题中,逐渐找到问题的根源:对于行医,不仅要医病人的“病”,最重要的是医病人的“人”,即“人心”。正所谓“身心”都要兼顾。而且,在医好“病”前,首先得医好“人”。只有这样,才不至于出现:“可能的纠纷”发展成“真正的纠纷”。
       学会倾听病人的“心声”,把握住他们所需要医生解决的问题,加强沟通,多多了解病患,关心他们的生活、思想。否则,当一个“急性左心衰”的呼吸困难危重患者来院后,即使你辛苦努力、成功地将其心衰纠正,却没有有效解决他偶尔在你查房时提及的“大便不通畅、肚子胀气”——在你看来可能是小问题的问题。那么,最终他可能不会认为你是个好医生,因为连“大便不通、肚子胀气”的问题也解决不了!他不会知道,若没有纠正“急性左心衰”,可能会导致“气管插管、住重症监护室、费用增加”等问题。所以,在医治病患时,要学着解决患者他认为真正的“需要解决的问题”,才能“化干戈为玉帛”,“防患于未然”,从而避免各种不良事件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