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0838-3200651 13981070055

健康科普

罗医科普

针刺“疏肝理脾法”治疗面肌痉挛
来源: 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:2017-05-26 浏览次数:16082次
针刺“疏肝理脾法”治疗面肌痉挛
中医科    李  敏       
    面肌痉挛是以阵发性、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为特点的疾病,属于中医学的“面风”“筋惕肉”等范畴。中医认为其发病主要原因为年老体弱,或大病久病之后,肾阴不足,水不涵木,肝风内动上扰面部;或由于心情不畅,肝气郁结致经脉阻滞不通,或肝郁化火,火邪上扰;或风寒湿邪客于少阳、阳明,经气运行不畅,筋脉收引而致面部肌肉拘急搐动;或素体脾胃虚弱,气血化源不足,筋脉肌肉失于濡养,血虚生风而致肌肉啁动。中医古籍《备急千金要方·卷三十》、《针灸资生经》、《普济方》、《针灸大成》等都提到了针灸治疗面肌痉挛。是针灸科临床上常见病症。
针灸临床上以理脾养血,疏肝祛风,兼以安神为治疗原则选取穴位并行针法以治疗该病。取1:太冲、合谷、神门、内关、阳陵泉;2:膈俞、肝俞、脾俞、足三里、申脉、照海交替治疗,隔日一次治疗。合谷配太冲能通调二经气血,古称“四关”穴,可平肝熄风止痉,具有较强的镇静解痉作用;阳陵泉为胆经“合”穴,又是筋之“会”穴,刺之有舒筋活络,缓解痉挛的作用;神门、内关宁心安神。膈俞为血会穴,足三里是多气多血之腧穴,配肝俞、脾俞养血活血,血行风自灭。跷脉司眼睑开合,阳跷主动,阴跷主静,申脉通阳跷脉,照海通阴跷脉,故泻申脉、补照海可止眼睑瞤动。
    面肌痉挛属本虚标实之症,针刺的同时如能配合耳贴、口服中药等治疗,可增强疗效,缩短疗程。